七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4-07-15 14:13:13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语文说课稿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

《竹影》编排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是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如《社戏》中的乡村戏剧;《口技》中的民间传统艺术;《安塞腰鼓》、《观舞记》中的舞蹈艺术;《竹影》中的绘画艺术。但是学习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文化艺术, 像《竹影》中不仅有中国画的艺术内容,更有童真童趣的精彩表现。

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要有意识地扩大学生学习的课堂,尽可能地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关的能力。对于文化艺术的学习和理解,也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开阔视野,接触各种各样的文艺形式,丰富文化素养。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对文化艺术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2、教材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

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本单元教学目

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情感和态度目标: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学会在生活中去发现、创造艺术的美;认识到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知识和能力目标: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过程和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前两点侧重能力目标,后一点侧重学习方法。这是符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关于教学目标分类六级认知理论的。全文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着重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因而定为教学重点。至于后半部分有关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内容,引导学生稍微了解即可,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本课主要使用诵读法,提问法和讨论法。

诵读法:"教学千法读为本",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初读全文--听读全文--导读全文,最后个人诵读;从方式上看,个别学生朗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到交替运用轮读、听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散文味,欣赏、领悟散文的优美语言和优美意境,籍此落实教学目的。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我在问题的设计上下了很多功夫。根据认识原理,设计了层层深入提问教学法,四个提问"切入""顺承""深化""引伸" ,力求一气呵成,分别解决课文的整体、自主探究、教学重点和难点。特别是整体感知部分,把全篇课文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希望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达到提高学生欣赏散文能力的目的--这是提问法。

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有教师的提问,学生自主性的体现还包括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质疑问难,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在课堂上留足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提问、探讨,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是讨论法。

采用"激趣——感知——品读——欣赏——迁移"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三、说学法

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这节课在教学中将朗读训练贯彻到课堂始终,引导学生在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形美,意美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习散文的重要方法--诵读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为此,安排大量的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根据系统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采用四人讨论小组讨论活动,把全班分为十六个大组,确定发言代表,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性,收到较好效果。

此外,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已形成常规;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读书习惯。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步、导入新课

人生就象一条河流,穿越高山、丘陵和平原;人生又如一棵大树,冲破外壳、阻拦和遮蔽。那人生哪个阶段最值得我们回忆呢?(童年)大家知道《童年》这首歌吗?(让学生上台唱一小节)哦,原来童年停留在池塘边的榕书树上,原来童年在老师几几喳喳的粉笔书写声中,原来童年在那一个个游戏中。那你想知道丰子恺先生的童年是怎么过的吗?那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竹影》,去感受作者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吧!板书课题。(这样导入从听觉上吸引学生,营造气氛,开启学生形象思维。)

第二步、简介作者

1、请同学在班上介绍丰子恺的情况,明确丰子忾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他在绘画及散文方面创作成就颇丰。

2、教师展示两张丰子忾的漫画,请同学来说说漫画的内容和特点。初步感受中国画的特点。

第三步、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用一句最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2、教师出示生字、词和读音,探讨问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设计遵循渐进原理,由浅入深,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

3、明确中心

问题:作者在本文想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讨论后明确:本文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第四步、体验童趣

教师过渡语: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的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并试着说明理由。(“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当学生有了心得之后,读相关的语段感情就要充沛、真挚。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应鼓励、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五步、质疑问难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预习、朗读中发现的问题,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共同解决。

预设问题:一次童年的游戏,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 ……此处隐藏20216个字……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纸船》内容较为简单,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便可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先是想到写有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的纸船让异地的人得到,然后想到用船载着秀利花平安的到达岸上,接着想到天上的船也能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最后想到梦里睡仙坐在船里。这节课,我充分利用游戏创设情境。从而帮助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在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融入课文的意境中。

(2)引导发现法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生生交往、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语文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学习这篇课文,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探究诗歌的美。具体操作将在下面的环节中加以渗透。

2、说学法

(1)自主自悟学习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还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品位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升,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对语言文字也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这节课,我准备为学生的自主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通过自主朗读、自主交流、自主体验、自主感悟,由浅入深,感受诗歌的韵味。

(2)诵读品味法

新课程强调凸显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而在语文课中,就必须强调个性化品读。通过深情的朗读,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而探求隐含在作品中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使之能体验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从语言的气势、韵味、节奏、停顿中,引领学生不断深入文本,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水平。

三、说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手工作品“纸船”两个大字,要求学生说说小时侯常常折叠的手工,叠制中的故事。

这样导入一种情景的氛围,从而为下一步的入情作很好的情感铺垫。

2、根据自己阅读诗歌的积累,说说欣赏诗歌的方法。

这一环节的设置,既是温习学生以往的相关知识,又为下一步的学习作铺垫。可能学生的发言比较分散,那么,可以把问题再细化些,如“你觉得诗歌的美在哪些地方体现出呢?”而课件中“画面美”、与“情感美”可以机动处理,先后顺序可顺着学生的发言灵活处理。多媒体出示: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1)、听配乐朗诵,请学生说说感受到的画面。

(2)、展示学生课前根据自己的理解画的四幅画,请学生说说你觉得哪幅画最适合做本首诗的插图,并说说原因.

新课标强调:语文阅读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优美的音乐和动情的朗读把学生带入了诗歌的情景中,激发了学生美的情感体验。诗歌又以其独特的画面美,其美的意境需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其营造的无限的空间。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笔画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解读文本。也许学生的作品是稚嫩的,也许学生的评析是比较肤浅的,但通过这个环节,最起码可以让学生真切的感受诗作的画面美。

4、多媒体出示:感受诗歌的情感美。

(1)、请你用你自己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划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2)、你们中间也有远离家人的,你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这种情感的呢?

新课程呼唤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倡导民主平等的对话。本环节的设置就很好地体现这种精神。读文学作品,做到“动嘴”、“动手”、“动情”、“动脑”,多感官感受作品的内涵。学生可以从作品的局部进行分析,品味词语的精练,句子的回味无穷,诗节的丰富感情。老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反复品读,反复玩味,反复领悟,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美,感受美,为今后的创造美奠定基础。

“诗缘情”、”诗言志”,喜怒哀乐,诗之情也。学生通过个性化朗读,细细体会诗句细节处的情感变化,辨别语言的感情色彩,进而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在说话训练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诗句所蕴涵的浓浓的感情,并请发言的同学能深情地用自己方式读出这种感情。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尤其是个性化感受,丰富个性阅读的内涵。

5、多媒体出示: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1)、说说诗歌朗读的技巧。

(2)、选择背景音乐,说说你选择这首歌的原因。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朗读脚本,在用你们的方式读给大家听。

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其诗意往往藏在或纷繁杂乱,或清醇玄妙的形象中,以瞬间表现永恒,以有限传达无限,给人以推理和想象的广阔天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观书须熟读,其言皆者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学生通过设计朗读脚本,反复朗读揣摩、体悟,从而品味出诗歌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涵。

音乐不同的旋律、不同的节奏表达不同的情感,学生在选择不同音乐的过程中,已经融入到诗歌的情感世界中。诗歌的急切舒缓,起程转合的律动特点与背景音乐进行比较,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可能有些学生所选择的背景音乐在我们看来并非最恰当,但只要他自己能投入地朗读,深入地领会诗与歌结合所达到的艺术美好的境界。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6、拓展延伸

(1)、请学生小结这一节所学到的鉴赏诗歌的方法,也可补充其他的鉴赏方法。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鉴赏春水繁星中你认为精彩的诗作。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现在又有一种说法:“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这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在引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传授基本的欣赏方法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以培养语文素养。

新课程强调教师“用教材教”。一篇课文,仅仅是一个例子,教学过程关键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学完一篇课文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在这节课中讨论的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并非是权威的,仅仅作学生今后学习诗歌的一个参考。鉴赏方法是其次的,主要激发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文学天地。

当然,在完成次环节中,需要学生课前先读一读冰心的诗集,也许难度比较大,但作为语文教师,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必须学会科学地用教材教,把学生带入语文的渔场,文学殿堂。

7、布置作业

(1)真情告白:用你的方式向你地亲人表达你对他们地深深地爱。

(2)阅读《春水》《繁星》并积累精彩诗句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